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学生作文范文

小学生作文范文

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素材;课外阅读;文化熏陶

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面临没有东西写、不知道如何下手等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不够。事实上,写作文并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组合,同时也要结合自身感悟进行感性表达。如果小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不够,那么就很难结合自身感悟进行作文写作,强行写作也会导致他们的作文变得非常空洞。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重视小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情况,并积极拓展作文素材积累渠道方式,降低他们作文写作的难度。

一、农村小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积极意义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做好作文素材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也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第一,作文素材积累有利于降低作文写作的难度。当前很多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都遭遇了较多困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作文素材积累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做好作文素材积累工作就可以显著降低他们的写作难度,使得他们在写作的时候真正有东西可写,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作文的质量。第二,作文素材积累有利于缓解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村教育资源相较于城市地区来说还是比较匮乏的,导致农村小学生在教育中很难享受教育公平。但在作文素材积累方面,农村小学生也具有较好优势。这是因为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更贴近自然,村民之间的情感关联也更加紧密,使得农村小学生更容易从生活环境中提取作文素材。

二、农村小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有效策略

结合当前农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现状来看,较多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情况都存在较为显著的不足,有必要结合学科教学现状和小学生身心发展层次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

(一)深度挖掘教材知识,累积基础的作文素材

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可以在平时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针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使得学生可以在课本教材中积累作文素材。事实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各个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对于小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和身心成长都有较为突出的帮助。与此同时,很多课文内容也可以给学生的习作活动提供较好支撑。因此教师如果能够深层次挖掘这些教材内容,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学科学习的时候不断累积作文素材,同时也可以较好提高学科教学的最终成效。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刚刚开始接触习作活动,因此他们自主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比较有限,通过课本教材积累素材的方法是比较便捷的,同时也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特别是部分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本身就遇到了较多困境,自身只能勉强完成课文要求。此时教师开展作文素材积累活动是很难在这些学生群体中取得较好成效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教材知识展开教学活动,就可以较好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水平,最终取得较强的综合教学成效。比如在《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本单元讲述的各个“奇思妙想”进行回顾,并感知当代科技带来的各类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本单元的课文文本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带领学生回顾各个课文的重要知识点,使得学生对课文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不仅如此,教师还要立足于习作的角度分析各个课文,对比课文文本结构和文字描述,从中积累作文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交谈自己想要实现的新技术,并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这个时候,学生的想象力就可以被充分调动起来,使得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教师在学生充分交谈以后,可以让他们结合自己所想象的新技术完成短篇作文。为避免给学生带来压力,作文作业在字数等方面可以不做限制,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真正转化为作文素材。在评价作业的时候,也主要以想象力为指标,从而充分挖掘学生习作的兴趣。

(二)引入学生生活经验,提高素材的内在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时候,也应该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与生活场景,使得小学生的作文可以流露出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时候应该积极引导小学生关注自身生活场景,并在生活环境中不断感悟。事实上,小学生因为自身身心发展层次不高,因此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很难进行逻辑思考和艺术创作。但如果能够对照真实事物,作文写作的难度就可以显著降低,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好融入真情实感。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更容易感受到大自然风光,因此平时可以在生活环境中深入感知外部环境,积累作文素材。比如在《习作:写日记》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关注自身的生活,并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同时还要将自己的日记内容保存下来,在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使用日记中记录的内容,将其当成作文素材。这些日记内容是学生生活环境的真实记录,同时也代表着学生的真情实感,因此在转化为作文素材以后,也可以提高学生作文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得他们的作文作品更加成功。在具体写日记的时候,应该适当拓展日记内容的范围。即学生的日记不仅仅要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琐事,同时还可以记录一些自己平时生活中的感悟,使得日记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在使用日记素材的时候,学生也应该先回忆自己写日记时的场景,并将自己代入到那个场景中,使得这些作文素材的使用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三)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素材视野

在引导小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深度,并从中提取作文素材。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写作水平,引导他们阅读合适的课外文本,并通过这些文本累积作文素材,能够熟练写作。在最开始提取课外文本中写作技巧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可以感知课外文本素材的文字之美。当学生可以熟练感知文本素材以后,教师再面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拓展学生的语文学科视野,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水平。比如在《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里阅读一些童话书籍,丰富他们的作文素材,并完成关于童话故事的作文。通过阅读这些课外读物,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童话故事写作方式的认知,同时也能够受到这些书籍的教育。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以批注的方式标注好阅读重点段落,使得学生的阅读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深层次感知这些课外读物的语言艺术。在此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自己将那些优美句子划出来,并跟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共同探索写作经验与技巧。在安排写作任务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考虑让学生直接续写熟悉的童话故事,具体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红帽》等。但续写任务需要在学生具有较多童话故事储备以后再进行安排。

(四)优化校园文化熏陶,拓展素材积累的途径

教师在平时的时候也应该做好文化氛围的搭建,在学校内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小学生群体展开文化熏陶,拓展他们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也应该在小学校园中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并在学校的帮助下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小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情感经验,更好积累作文素材。在策划这些文化活动的时候,教师也应该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切实提升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基于这方面考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文化活动,并让学生在文化活动中自由发挥。通过这种方式,各个学生的语文文化修养就可以得到较好提升,同时也能够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累积作文素材,提高他们的作文写作能力。比如在《习作:多彩的活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学校内部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并引导学生在文化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材。在具体设计文化活动的时候,可以先从班级文化入手,开展一些文化墙等日常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必过多参与文化墙等活动的设计与进行,但是在每次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成品进行评价,使得这些活动可以越变越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文化熏陶。在重要节日的时候,也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里语文教师可以跟其他学科教师联动在一起,并在学校的引导下共同开展文化活动,最终在校园内部营造和谐氛围,使得学生的情感与思想得到较好升华。在活动结束以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活动体验进行作文写作,巩固学生的作文知识与写作技能。

(五)设计课外实践活动,提高作文素材丰富性

教师引导小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时候,也可以考虑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并提高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体验水平,并在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材。在具体设计课外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保证实践活动可以在小学生群体中发挥较好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作文主题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悟写入到作文中,不仅能够提高作文素材的丰富性,同时也可以强化他们的写作实践能力。在进行完实践活动以后,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教学反思,明确语文学科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成效,并立足于作文素材积累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比如在《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极观察周围事物,并开展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课外实践活动。对于部分写作文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先将自己的调研结果整理下来。在后续习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再结合调研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项辅导与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将调研内容转化为一篇充实的作文。这样以后,学生就可以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不断累积作文素材,并逐步掌握作文素材的有效应用方法,提高他们写作文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小学生作文范文第2篇

不会遗忘是谁教会了我思想;不会遗忘是谁在迷茫里指引方向;不会遗忘是谁让世界有爱和书声琅琅;不会遗忘是谁用辛勤构建知识的殿堂。

有人说:你是春蚕,吐不尽那绵绵的情丝至死方休!有人说:你是蜡烛,洒尽最后一滴泪雨去照亮漆黑的夜空;也有人说:你是朝露,常在黎明到来之前,默默滋润着大地万物;还有人说:你是晚霞,当太阳回归之后,用最后一丝光亮燃烧苍穹。老师啊!你自己却说:我最渴望的就是铺路,最幸福的还是燃烧;我只是湛蓝天上的一缕飞烟,不慕华贵,美在天然;我只是征途上那块苍老的阶石,是黑暗中那颗遥远的寒星;我只是,我只是滔滔江河中的一滴水珠,来也悄悄,去也*从容。亲爱的老师!黑板上你画出了彩虹,却擦去了功利;讲台上你举起了别人,却奉献了自己;是岁月苍老了你的容颜,是粉笔染白了你的两鬓;你放飞了许多的希望,而守巢的却依旧是你!亲爱的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启明星的迎接者,北斗星的陪伴者;你是三尺土地的耕耘者,三寸工具的驾驶者;你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世界前进的推动者;你是人类灵魂的设计者,社会乾坤的扭转者。

你是春风,吹绿了一座座山头,你是阳光,照亮了每个角落;你是灯塔,引导迷茫之舟驰骋知识海洋,你是红烛,把光热毫不吝啬地洒向人世间;你用火炭的心情,染红了腊梅的枝头,燃烧了自已,给了我春的向往,一片希望的绿叶。你将书砌的冰山,飘做了雪花,花白本文来自小草了头发,给了我纯洁的梦想,一双寒风中坚强的翅膀;你从知识的海洋走来,手捧一掬甘泉,洒下一路汗水,滋润了我干渴的心田,一种孜孜以求的愿望。新晨

当蜡炬成灰时,你就是不朽;当蚕丝吐尽时,你将会永恒!蓦回首串起春秋的脚步我的人生在你的期待的目光里继续向前向前......

小学生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能力

作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它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作文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使其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正确、有序、合理、恰当地表达观察内容,最终通过自己的修改,达到作文技能的训练以及作文能力的提高。

一、依样画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作文观察中,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即无话可说。有时尽管有一定的人、事、物(如看图作文),但提起笔来,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有时候虽然把文章写得较长一点,但又往往是一些空洞的语言,内容不新颖、不具体。究其原因就是不会观察生活。观察能力的培养,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性

小学语文课本中带有明确目的性进行观察后所写出来的精彩文章很多,他们都是训练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性的好教材。如《鸟的天堂》一文,作者描写榕树上鸟儿活动热闹的情景时写道:“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打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些具体、形象的描写,目的在于流露出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由于作者观察的目的性明确,观察得很细致,所以能写得生动、具体、有声有色,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课间十分钟校园里同学们的活动情况,以活动为中心,写一段文字。学生明确了观察目的是表达自己喜爱校园生活之情,并抓住同学们的各种活动的点进行细致的描写,进而体现“喜爱”之情。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乒乓球,有的在赛跑。可是我最喜欢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啦。每当“老鹰”捉住一只“小鸡”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发出欢乐的笑声,那笑声在校园里回荡着……”

(二)明确观察的有序性

训练学生明确观察的有序性,能使学生在作文中言而有序,有条不紊。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文,学生学习后,加深了对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的理解,在本单元的作文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一进生物馆,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围坐在一张方桌边,继续制作昆虫标本。突然小华惊叫起来:‘喂!快看啊,这只蝴蝶的胸部多出一只脚,真是少见。’坐在她右边的张小明马上停下手中的活儿,连小刀都来不及放下,就站起来凑过去,想看个究竟。左边的李小东也赶快伸过头来,睁大眼睛,想一睹为快……”把图上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层次清楚。

(三)明确观察的重点性

换文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抓住重点,在主要的地方进行细致的观察,以突出事物的特点。《长城》一文,作者为了介绍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抓住了建筑材料、墙顶宽度、垛子和城台作为观察的重点,写的时候就可以把她的特点写出来了。训练时我就出了一个题目:以自动铅笔为题,要求抓住重点进行细致的观察,把自动铅笔的好处写出来,大部分的同学都可以把他省时方便的特点描述清楚,有同学这样写道:“只要你轻轻地按一下自动铅笔上端的笔帽,就可以把细长的笔芯从笔尖往笔肚里塞进去,放开笔帽,笔芯便会牢固在笔尖里。当伸出笔尖的笔芯用完了,只要轻按笔帽,笔芯就会自动吐出来,一放开笔帽就可以再使用了。这一按一放就代替了用普通铅笔时削铅笔的种种麻烦。”

二、指导语言训练,培养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学生通过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后,通过分析比较,才能对所观察事物有较为全面、正确、本质的认识,从而再从脑海中储存的丰富词汇里选择出合适恰当的词语,组织成句,才能表达。提高表达的能力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具备分析比较的能力,增强表达的美感。

(一)培养词汇积累习惯

词汇的积累,最有效的途径便是课堂教学。通过课文讲读认识掌握各种词汇,学生可将所学过的词语加以分类整理,制作词语分类卡片,让学生随时随地地读记,在词库中分门别类,便于表达时选用。由于各类词语在表达过程中的用途各异。如应用“名词”可以使语言表达具体;运用“动词、形容词”可以使句子表达恰当;应用“数量词、象声词”可以使句子表达准确,形象等。

(二)培养分析能力

学生如果有较高的分析辨别能力,就能相应地快速准确地选用词语,使句子表达准确,贴切。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把“绿”字与“吹、到”作比较,就能明确“绿”字的形象性与生动性。又如学生作文中有一句“妈妈白天跟爸爸一块下地干活,一回到家就做起家务来。”如果改成“妈妈不但白天要跟爸爸一起下地干活,而且一回家还要做家务。”加进“不但……而且……”这个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就能更加体现妈妈勤劳的特点了。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许多多精彩的片段描写。指导学生“朗读”与“背诵”能积累丰富的词汇,掌握各种句式,体会语言的气势以及语言的表达顺序和段落的结构形式等。能促进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组织规律,掌握段落结构方式,增强表达的语感。

三、指导修改方法,培养作文能力

学生作文写得不具体、不正确的现象是学生在认识事物阶段认识不足造成的,教师的“精批细改”实际上是一种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再认识,修改表达不足的机会,因而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幅度也就微不足道。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我当过教师,批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假如着重在培养自己修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确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一)阅读作文,发现问题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写完作文后,要求学生读全文,同样也可以发现所存在的不足,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不足的地方。在小学作文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毛病:1.错别字。2.用词不当(包括关联词)。3.常见的句子毛病(如成分残缺、前后矛盾、重复等)。4.内容多余与中心无关。5.叙述不具体。6.句序颠倒。7.作文材料顺序安排不当等。

(二)辨别比较,分析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还要进一步思考分析问题的原因,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知其所以然。这样就有利于对不足之处的修改。指导中要引导学生明白,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它是按一定的语言规律组织起来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作文中,由于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句子的语序、句子存在的形式也就相应地变化。如:1.讲台上站着语文老师。2.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3.语文老师在讲台上站着。这三个句子意思,虽然大体相同,但侧重点就不同。第一句侧重“讲台上”有什么“人”?第二句侧重“语文老师”站在什么地方———“讲台上”。第三句侧重“语文老师”在“讲台上”干什么———“站着”。

(三)掌握方法,解决问题

作文的修改方法,概括起来不外是三个字“删”“增”“换”。删:就是要删去文章中多余的、不必要的成分。如重复部分、与中心无关的词句等。增:就是要增补文中欠缺的部分,把内容写具体,并进一步进行装饰,使句子表达生动形象。如:句子成分残缺、重点句子的扩写及修辞方法的适当应用。换:就是要换掉错误的成分,换上正确成分或前后调换。如:换用错的标点、字、词以及语序调换和材料安排顺序调换等。

四、培养兴趣,提高作文能力

学生自改作文相对来说较难,在教学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形成自改作文的良好习惯。1.结合中高年级段病句修改教学,通过修改前的病句,与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确学会自改作文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如:“作文对他很感兴趣。”与修改后的“他对作文很感兴趣。”之类的句子。学生一比较就能够明确,如果不加修改就会闹出笑话。2.示范修改、互相换改和自己修改相结合,对每一次作文后,教师可取一篇中上水平的作文进行示范修改,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学习了修改要领,引发自改的兴趣,再进行互相换改和自改,提高自改作文的自觉性。3.分数对比,感受修改作文的乐趣。教师可把学生的作文初稿进行浏览打分,让学生自改后再适当增加分数,学生便能感受到自改作文的乐趣,并逐步形成自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J].中国语文,1978(2).

小学生作文范文第4篇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想让小学生写好文章,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极为重要。首先,多肯定学生。对学生作文,不能要求过高,哪怕一句话,一个词语的准确运用,都要及时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其次,积极创设写作情景,还应让学生感受到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尤其作文题目的设置,切不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比如和父母同学朋友老师当面或电话不方便沟通的时候,可以用书信来表达;又比如作文能把一件有趣的事记录下来,能把一处优美的景物勾勒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体会到作文的美妙之处。

二、努力做到将作文课设计得有新意

作文备课要有创意。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等方面几乎全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上作文课,在老师精心简短的讲解之后,立即让学生动笔,这时学生既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内容准备,大部分学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义的内容抛在一边,去根据老师的要求凑合成文。其实,作文也必须精心备课。教师首先应该在明确习作内容及训练要求的前提下,找出本次习作的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并把有创意、创新的思维作为激发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详细地设计好每一步教学步骤。其次,教师应将作文课堂气氛设计得轻松有新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与作文教学相关的情景,小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表达,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表达。

三、教师的指导要从细处入手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勤于积累。学生学会了观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四、重视作文批改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学生作文指导的延续,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1.学生自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一定的步骤,学会掌握常见的批改方法: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正确、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实、健康;表现中心的材料是否切实、可靠、充分;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意思是否连贯;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明确语言文字上的批改,包括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行款格式,书写等方面的批改。对那些错别字,不规范的繁体字,简体字,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不准确或文理不清的地方;增补漏掉的字词;删去多余的字、词、句;调换一些字词的顺序;改换不恰当的词句等等。

2.学生互改。互改可按同桌,和邻座交换进行。操作步骤同自改步骤大致相同,通过朗读,对文中句子不通,停顿不当的地方进行修改。通过观察和斟酌对乱用标点、字迹含糊、错字别字进行改正。通过细细品读找出文章结构、材料组织、内容中心表达方式等不妥的地方进行修改,同时每个学生在互改中都要拿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当面进行交换,或者把意见点划在作文上。这样做不仅使学生从对方的作文中受到启迪,而且能互相发现对方在自改中未发现或无能力发现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进一步学会修改作文,并在互相修改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小学生作文范文第5篇

摘要:古人认为:只有整张渔网都连在总绳上,渔网才会有条理而不零乱;善于撒网的人,一定是提拉网的总绳。编写提纲的作文指导法中的这个“纲”就是整篇作文的“总绳”,顾名思义,“提纲”就是提住这个“总绳”在。纵观目前作文教学现状,由于学生对编写提纲重要性的忽视以及编写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学生的作文常常出现游离主题、结构无序、条理不清等问题。本文从作文提纲说起,试着从实践层面论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编写作文提纲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提纲;指导

《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到了高年级,还要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列作文提纲,就是制定作文计划。它是构思文字、布置篇章的具体而又简明的外在表现形式。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运用他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其表达动机,开拓思路,解决写什么和为什么写的问题。在这基础上,指导学生组织材料,才能结构成篇,写好文章。为此,既要教给学生结构文章的方法,又要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而编写作文提纲,是有效的训练方式。在作文训练起初阶段,只要求学生“写的时候,要先考虑好文章的中心和表达的顺序,然后围绕中心写”。到了高年级作文教学时期,便提出列作文提纲的要求,而且要“列出提纲之后再动笔”。这说明,对编写作文提纲的能力,有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从只在脑子里“考虑”,到能用书面文字把考虑的结果表达出来,便于写后的对照修改。每次作文都坚持这样的要求,直到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应把这项能力训练列入高年级作文教学内容,以利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提高。具体地讲,培养小学生编写作文提纲的能力,其要点有如下几方面。

一、确定中心、选择材料

对编写作文提纲训练环节的安排,与作文命题的方式密切相关。例如:在你的身边,总有一些朋友让您很喜欢,以“我最喜欢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作文。教学时,要求学生先列提纲再动笔,首先是确定作文的中心,围绕着“为什么喜欢”这个线索展开思考,是由于他的品德高尚?还是因为他知识渊博,学多识广?是因为他对您一如既往的帮助、体贴?还是因为他的天真、活泼、善良?确定中心之后,再选择在自己身边发生的具体事情来表达叙述,哪些事情应该要详写,哪些事情点缀一下即可。这项作文训练,如果限定学生以“我最喜欢的一个人”为题目,就是统一命题作文。对类似的统一命题作文,应在确定中心、选择材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如果允许学生“自己另定”题目,使之成为规定范围的命题作文,除了确定中心、选择材料之外,最好还要在学生拟定题目之后,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以上属于同一种环节,都是为了严格训练学生先写提纲再作文。另外一种环节是,写完之后,应引导学生对照提纲进行修改,提高编写作文提纲的自觉性。以上的作文步骤,可以简化为:为什么写———确定中心思想;写什么———选择材料;怎样写———列提纲,安排组织材料;写得怎样———对照作文提纲,认真修改。列作文提纲之前,要解决中心思想、写作内容和题目等问题。一看作文题目或作文提示就动手,准备不充分,不可能列好作文提纲。

二、掌握格式,讲究实用

作文提纲重在实用,它的写法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就一般的情况来看,它的内容项目可以包括题目、中心思想、段落层次等。综合以上各方面的考虑,以《这就是我》为题,可以编写这样的作文提纲:中心:介绍“我”的性格特点及爱好、特长,表现“我”的与众不同。结构:第一部分———通过名家名言(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相同的自我和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只是所占比例不同)引出与众不同的“我”。第二部分———分三个自然段重点介绍“我”的性格特点及爱好、特长。①(性格特点)出了名的“人来疯”;②(爱好)巧使“三招”看电视;③(特长)为送展品只身闯省城。第三部分———简要说说“我”的担心。大家能否容得下“我”的疯癫和话不遮掩,会不会把“我”的调皮当成恶作剧,“我”的争强好胜会不会遭到妒忌。

三、先列提纲,注重修改

有关作文提示里都要求学生“列好提纲再动笔”。具体的要求应该是:先列提纲———列了提纲还要修改,注意用中心思想来对照检查提纲所写的各项内容,修改提纲后再动笔。写完后,要对照提纲修改文章。为落实训练的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除了抓好以上的训练要点之外,还应该从班级实际出发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严格的训练。小学生的内部语言尚在发展之中,让他们编写作文提纲并非易事,应该由扶到放,经历示范、课堂讨论和独立编写的培养过程。对提纲的内容格式,也应该由简单到详细,讲求实用,不搞形式。为了督促学生写好提纲再动笔,可以要求学生写好提纲,先由教师检查再动笔,也可以先和同学交流再动笔,还可以把作文提纲抄在作文的前面,列为作文评分的内容等。

四、教给技巧,抓住关键

结合编写作文提纲,要帮助小学生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从小学生的作文基础出发,可以着重考虑这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解决次序的问题。在作文提纲里,要安排好先写和后写的顺序,做到有条理。如让学生写一处的景物,要求学生“写的时候,要想想围绕一个怎样的中心来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列好提纲再写”。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今后的训练里应继续落实。第二,尽可能结合解决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问题。又如写“我最喜欢的一个人”,在作文提示里提出“哪些事情可以写详细些,哪些事情可以写简略些”的要求,在作文提纲里就应该安排好详写和略写的内容。第三,提供语言材料。学生要把构思定型为文章,必须依靠语言,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可以引导学生考虑重点词语,或顺便写出有关的词语供选用。作文提纲就是作文的“蓝图”,提纲写成功了,作文就可以立起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小学生编写作文提纲,充分发挥这个指导作文的好方法,努力培养他们编写作文提纲的能力,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每一次习作,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子来.讨论提纲———指导作文的好方法[J].天津教育,1991,(06):28-29.

[2]陈俭贤.写好提纲式作文[J].考试(高考理科版),2010,(10):27-28.

小学生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改能力;思维定势

作文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思维,集综合性和实践性和创造性于一体,这些独特的优势为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提供了便利条件。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学生的作文总是让老师来修改,这样被认为是高效和省事的办法。然而正是这种天经地义的做法导致了学生被动的学习。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呢?经过笔者实践研究发现,学生自改作文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小学生自改作文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小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这是写作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在慢慢的写作时间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将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是成长的过程,但是实际上,现在学生自改作文有很多误区:(1)很多学生和老师不够重视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觉得这是可有可无的,不重视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不会自我修改,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2)大部分的学生修改作文仅仅修改错字错句,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3)缺乏和同学的合作意识,更有甚者是不愿意将文章拿给别人看,觉得难为情不好意思。

2提高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有效措施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将教师的观念转变过来,不能一味地应付考试,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意识和合作意识,采取有效的对策帮助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2.1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语文课程是什么?

语文应当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既丰富又开放,并可跟随社会不断地进行自我的调节。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进步,应当舍弃陈旧的传统教育概念,吸纳精髓摒弃糟粕,引入新时代的新理念,学习素质教育新的理论,构建素质教育作文观,这样的新理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写作和修改是小学作文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这也是语文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写作,并学会如何自己修改作文,不用等待教师批改,能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便是修改错误、学会表达、完善自己的成长过程。

2.2关注学生思维定势的转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往往在完成作文草稿后,学生会产生满足感,觉得自己写的文章绝对完美,没有瑕疵破绽。但其实他们的作文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自己的作文,努力寻找不足和问题,并尝试修改。

2.2.1相互比较

俗话说“无对比无伤害,有了对比才明白差距”,通过与范文的比较,让学生试着对比,尝试找不足,思考自己的作文有哪些致命的问题,好的范文就是好的榜样,会给学生以激励和鞭策,让他们从内心询问为什么别人能写的那么好?他们是因为自己会修改,那我也可以修改我的文章,慢慢提高我的写作能力。这样促进的良性循环。

2.2.2作后自读

学生写完作文就让他们自行阅读,督促他们养成作文完成后默读的习惯,在他们默读的过程里,发现一些语句不停顺的地方,或错词错句,他们自己就能修改。如果是立意上的问题,通过默读也能发现问题的,引导学生从立意和写作的顺序以及语言使用等方面入手,查看有无问题,最后让学生全面的朗读,这样更加深刻地剖析体会自己的作文。

2.3教给学生自改的方法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而且情绪市场波动,那么教师应当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已经对修改感兴趣的时候,要及时发现趁热打铁告诉学生自改的一些方法。

2.3.1注重修改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修改的要求

一般包括由大及小,先粗再细,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立意开始到间架结构以及详略的安排等,最后保证语句的连贯和顺畅。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并养成自觉自改的习惯。

2.3.2写作练习,提升学生自改能力

学生的认识能力亟待提高,对事物只有做到认真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才能下笔如有神。教师要有目的地去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做到有计划和目的的去认识事物,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重点强调如何去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会观察也要勤观察,存储很多有利的写作材料,这样才能厚积而薄发,如此便能解决很多问题,文思如泉涌。

2.3.3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事物一直在不停变化运动着,而日常生活也不是一成不变。那么要正确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认识观,让他们明白认识事物的表面是不行的,还要认真分析事物的材料结构,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表面看内在,牢牢掌握事物的本质特点。这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因为小学生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所以需要开阔他们的视野,给他们提供阅读的机会,通过阅读来帮助学生分析事物。教育首先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遵循学生现有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娟.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方法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12-20.

[2]顾丽明.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7-08-05.

小学生作文范文第7篇

(一)拔苗助长,学无从用为提高孩子们的作文水平,让孩子从低年级开始积累词语,从老师和家长这方面来说,初衷是好的;从孩子们这方面来说,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普通的词语,不必积累,他们就会用;难一些的词语,由于不懂其意思,也就很难用到具体的语境中。即使孩子在课堂上造句了,换个环境,也不一定还会用。久而久之,这种词语积累的语言训练也就变成了一种机械性劳作,只呈现在作业本上,至于会不会用,可真是老师不知,家长不知,孩子本人也不知了。进入初中,第一堂语文课,老师就谆谆告诫他们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现力:多读书,多摘抄,多动手写。很多学生很听话的读书了,摘抄了,可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令人失望,或者说,他们的语言表达力提高的幅度与他们付出的努力似乎不成比例。对此,学生苦恼,老师也有些茫然了。

(二)网络游戏和动漫侵蚀似乎不少孩子喜欢网络游戏。游戏或动漫中的指令、程序往往是简单的单词,切合他们的年龄和想象,容易记住,不像他们费心费力摘抄下来的词句那么繁难。所以,孩子们在生活中也乐于使用网络语言,大家心领神会。这样,老师、家长费尽心思灌输给他们的规范生动的语言就从他们身边被挤走了。

(三)作文集的泛滥很多家长和一些老师急于求成,让学生模仿或摘抄范文(学生习作)。岂不知,这些作文集(选)本身就是幼稚之作,或许在某些方面有可取之处,但不足以成为指导学生写作的指南针。鉴于此,在近两个学期的作文教学中,我结合“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的探索,不再像以往那样笼统地告诉学生怎样写,而是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每一堂课中,几乎每节课都能结合所学课文有侧重地进行作文训练。

二、中小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方法探索

(一)美文欣赏教师可利用自身语言丰富、表达力强的优势,在作文讲评时,对学生作文中表述不清或表达不准确之处,随口给予精当修改,而且这种修改不仅仅针对例文。课堂巡视过程中,随手拿过学生作文,一边读,一边改。在学生惊羡老师“超强”的语言能力时,就势引导孩子们读书,多读书,读名家名篇。

小学生作文范文第8篇

古人云:“写诗的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的“读万卷书”指的就是阅读,“行万里路”指的就是生活实践。古往今来,一些大学问家、学者、诗人都曾周游天下,遍历名山大川,阅历非常丰富,才写出了许多灿烂的诗篇和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名著。因此,可以说,学生的生活越充实,阅历越广,积累的直接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作文。所以我们根据“新课标”精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充实学生的生活,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我们把语文活动课排入了课表,每周一节语文活动课,活动课的内容和有:朗读比赛、课本剧表演、日记宣讲、讲故事比赛、手抄报展评、听写生字比赛、查字典比赛、新闻会、辩论会,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课的开设,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善听、会说、愿写的能力。这些活动提供了写作的素材,激发了学生作文的乐趣。

二、引导是作文的关键

小学生的作文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引导小学生作文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基础,从整个语言发展过程看,先有口头语言,后有书面语言。就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比书面表达能力强得多,所以坚持从说到写,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口头表达能力,过渡到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上来,从而降低作文的难度。例如,我们低中年级的作文在写之前总是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写。引导小学生作文,必须有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的过程。例如,我们低年级作文开始只能写一两句话,随着年级的升高,慢慢的逐渐写一个片断,再逐渐能写成篇的文章。这就是“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引导过程。第二,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结合,也就是读写结合。作文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项重要基本功,阅读是理解、吸收,作文是倾吐、表达,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没有阅读、吸收,就难以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把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作文中去。第三,指导学生作文从内容入手。写文章首先考虑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内容,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内容决定形式。目前,作文教学无非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写什么是内容,怎么写是形式。从实际来看,首先是没有解决内容(写什么)的问题,比如,我们的老师作文课上布置了题目,学生坐在那里没有内容可写,无从下手。而老师指导学生写作文却从形式下手,先告诉学生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布局,如何谋篇。只讲这些形式(怎么写)上的东西,学生却没有内容可写。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让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进行阅读积累。从说话、写话,到写片断、写成篇的作文,整个作文训练过程都要坚持从内容入手。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一篇作文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写什么,是不是有内容可写,内容是不是在学生的积累之内,然后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提取生活积累,使学生明白我要写什么。然后再关注怎么写的问题。我们根据《新课标》精神,在低中年级进行了"三阶段四步骤"的作文训练方法。中高年级进行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四步训练法”。

(一)低中年级的"三阶段四步骤"的作文训练第一阶段:说话训练。说话是写话的基础。从入学起我们就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了说话训练。要求:先想后说、语句通顺、语言清晰、表达准确、声音洪亮。第二阶段:写话训练。在说话的基础上,从第二学期开始我们要求学生每日写一两句话,每周一篇看图写话。第三阶段:作文综合训练。在一、二年级开设剪贴写话课。要求一周一篇剪贴作业,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随心所欲去寻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剪下来亲自观察、表达、书写,这本身就富有创造的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愿读、会说、善写的能力。四步骤的具体做法:第一步:说完整话,吐字清楚,声音洪亮。第二步:写一句话,语句通顺,表达清楚。第三步:写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第四步:写片断,做到有一定条理,有一定的速度。

(二)中、高年级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四步训练法”。第一步:教好重点精读课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第二步:指导学生学好略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运用在精读课中学到的写作知识。第三步:布置随文小练笔,一学期不少于十五次,为习作打基础。第四步:上好作文指导课,注重作文讲评课,以学生参与点评为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以上有效的引导,学生由无从下手到有内容可写,从惧怕作文到喜欢作文,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三、多练是作文的保证